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百年流转,弦歌不绝,坐落于长沙市书院路356号,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如一座沉静的历史坐标,见证着时代变迁,感受着革新进取的阵阵涛声。
播出时间:12月29日20:00-20:50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湖南教育融媒体中心、湖南教育电视台
联合承办: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千年学府,百年师范,栉风沐雨正其时。2023年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建校120周年,恰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毛泽东主席到一师求学110周年。“奋斗青春号”大思政课堂面向全省青年学子倾力打造第三期大课《风华正茂》,与同学们一同走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红色摇篮”中追寻百廿足迹,在红色故事里汲取精神伟力,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培养时代新人。
全国模范教师、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龙兵,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奋斗青春号”总制片人郭晓芳,湖南省“最美思政课教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谭凯三位导师将在一师的润之广场,与同学们从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第一师范师生人物的群像中,感受湖湘文脉的传承不绝,探寻教育家精神。

“这盛世 如您所愿”
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先辈以不屈的姿态慷慨报国,身处于当今盛世的我们,如何穿越时空,去看见他们何以立下大志?本期大课,以沉浸式教学的方式,全景式还原一大批热血奋发的爱国青年群像。跨越110年的时光距离,看革命先辈,与新时代青年学子同上一堂课,展开跨越时空的交流,共赴一场青春之约。

在百年前的1913年至1922年,毛泽东在一师求学、工作八个春秋,并在此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等一系列革命活动,实现了由青年学生到职业革命家的转变、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浸润在厚重的校园环境中,他的政治思想开始形成,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行动经验,为日后的宏阔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一定想知道,第一师范那些学识渊博、心系天下苍生、有着救国救民情怀的老师们对毛泽东等青年们一生的革命生涯产生了哪些影响?两代中国青年们,又会有怎样的思想碰撞?
静水深流桃李满园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从南宋时期湖湘学派,到晚清时期经世洋务维新立宪诸派,再到辛亥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经千年,学脉赓扬,绵延不绝。课堂上,三位导师将带领我们参观一师的“名人墙”,一同走近一师历史上100名知名的老师和“校友”,感受先贤的足迹刻印,领略“经世致用”的传承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一师的文化熏陶,坚定了师范生的理想信念,锤炼了他们的精神品格,建校120年来,第一师范为基础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他们带着光荣与梦想,奔赴三湘四水,扎根基础教育,百年沧海桑田,如今一师学子依然奋斗不止。课堂上,一师的学生代表将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探寻“一师精神”的深远影响与传承力量。

衡山西,岳麓东,第一师范峙其中。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多才自惜夸熊封,学子努力,蔚为万夫雄...大课的结尾,千人共唱一师校歌,体悟湖南第一师范先辈们在筚路蓝缕中求索,在苦难挫折中奋进,敢挽狂澜于既倒,敢扶大厦之将倾之精神。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在今年9月9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教育家精神。新征程上,我们将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勇担国家责任与弘道使命;以教育家精神为标尺,培养职业态度与岗位能力;以教育家精神为追求,锻造道德品质与理想人格,虚心求学、潜心教学,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广大青年学子应当怀揣对革命历程的深刻回望,时刻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以百年奋斗历程为基石,在时光流转中放飞炽热而远大的青春梦想。传承革命精神,积蓄红色力量。这是一种责任,更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人生抱负,为时代发展贡献力量,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
“奋斗青春号”大思政课堂第三期大课《风华正茂》,将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120周年校庆之际——12月29日20:00-20:55共邀千万青年学子,走进第一师范,同上一堂课!
播出平台:
(一)移动端:
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视界APP)
学习强国
湘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奋斗青春号”大思政课堂(微信公众号、视频号)
湖南教育发布(客户端、微博、视频号)
湖南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二)网页端:
湖南教育电视台官网
(三)电视端:
湖南教育电视台
责编:唐源浩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